学术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科学研究 -> 学术动态 -> 正文

第一期“人文与科技对话沙龙”成功举办

时间:2020-11-20 浏览量:

2020年11月17日下午,由1419开元棋官方网站、生态环境学院、化学与化工学院、生命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一期“人文与科技对话沙龙”在翱翔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,此次沙龙的主题为“自识与反思:工程技术的有效性限度”。此次沙龙的发起人是生态环境学院王瑞武教授、1419开元棋官方网站张云龙教授、化学与化工学院闫毅教授以及生命学院高捷教授。学校政策与战略研究室主任兼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高大力、生态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(主持工作)牟蕾、生命学院党委副书记于辉出席了沙龙,来自全校各专业的师生参与了沙龙。沙龙由1419开元棋官方网站党委书记吴闻川主持。

本次学术沙龙以“演讲嘉宾轮流发言”+“相互提问/回应”+“自由讨论”的方式展开。张云龙教授在沙龙一开始就抛出问题:人文与科技相割裂。他根据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、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,以及对工科院校办学现状的考察,指出在当前“新文科”建设的大趋势下积极推动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有机融合的必要性。随后,王瑞武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经验,表达了同样的看法。他讲自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,即现代科学究竟要把我们带向何处?通过阅读尼采、海德格尔和亚里士多德,让他明白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运演逻辑,进而对其产生质疑。因为自然科学只是在不停追问关于自然界的“终极原因”,但单纯强调客观性和自然性的现代还原主义,消解了原本纷繁复杂的世界状态。

14393

在充分肯定前两位教授的观点的基础上,闫毅教授指出了当前科学研究过程中更为细密的问题,即“科学、技术与人文相分裂”。他讲现在理工科的学生在做实验时大多不问规律、不问原因,也不相信科学理论,仅仅通过不断的技术重复、一定的概率和统计来获取结果,而很多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常识,因此思考如何弥合科技与人文之间的间隙成为当下的一个时代课题。紧接着,高捷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科研经历确证了这一观点。他讲自己从化工专业转入生命学院工作的目的,就在于寻求催化与生命交叉研究的学科方向,因为他意识到现代技术手段与科学方法的发展速度太快,而相应的科学理论似乎跟不上,这让他产生深刻的焦虑感,因此有计划地去树立一种科学理论自觉势在必行。

在各位演讲嘉宾轮流发言的间隙,不停有新的问题和新的观点融入进来,在座的每位师生都成为聆听者、发问者和对话者。沙龙所讨论的主题也从科技与人文的分离,扩展到理论模型与具体实验、理性与非理性、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偏差,进而蔓延到政治与哲学的互构问题、基因变异或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等问题。整场沙龙气氛热烈、交流充分,各位对话嘉宾发言详实,新的思想火花频现,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,并对后期举办的系列沙龙充满期待。

经过3个多小时热烈讨论,本次沙龙圆满结束。沙龙发起人称,本次沙龙的目的是积极推进相关学科相互交流,让学者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,促进文理交叉、文工交叉、理工融合,力争形成新的增长点。沙龙还将持续深入开展,采用每期发布讨论主题,由嘉宾进行主旨发言,参会人开展开放式讨论的方式举行。

文/杨永强 审核/吴闻川

上一条:马院举行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总结暨2021年社科基金申报动员会

下一条:田武雄老师作客我校翱翔名家讲堂